為什么有石雕五百羅漢及十八羅漢?它們之間會有什么關(guān)聯(lián)和區(qū)別?我認為這是一個存在于許多網(wǎng)民心中的問題。
據(jù)經(jīng)文記載十八羅漢最初是十六羅漢后加倆人,又稱十八尊者。它們確實是存在于佛教發(fā)展史上。他們是由釋迦牟尼佛安排留在世間的,是為了弘揚佛教、教化眾生的。五百羅漢的真?zhèn)卧谠S多方面受到質(zhì)疑。相傳五百羅漢起源于十八羅漢的演變。五百羅漢最初只代表了大量的羅漢。南宋時工部的一位官員刻了一套五百羅漢名號牌,全部引自佛經(jīng),每一個名號都不一樣。因為羅漢比菩薩、佛祖更貼近人們的生活,所以這個名號牌在當時受到了眾多僧人的追捧。后來雕刻家們把它雕刻成了五百尊羅漢雕像。每個人的臉、形狀和年齡都不一樣。從中可以看出雕刻家高超的技藝。
石雕五百羅漢與石雕十八羅漢雖然在歷史淵源上有一定的差異,但在雕刻制作上沒有區(qū)別,只是羅漢的面目和表情會有所不同。
將五百羅漢的名字與佛教文獻記載相比較,可以看出五百羅漢大致有三種身世類型。
第一種歷史確實有人。其中有佛教初期釋迦牟尼的弟子,如第一羅漢阿若憍陳如尊者、第九羅漢憍梵缽提尊者。還有后來各時段的高僧、居士、護法王,其中包括印度人和中國人,他們?yōu)榉鸾淌聵I(yè)做出了貢獻,被列于五百尊者之內(nèi)供養(yǎng)。
第二類是宗教虛擬人物。在佛教傳說中他們出生在某劫的世界里,具有非凡的功德和智慧,他們都是宗教偶像卻不可能確定他們是否具有一定歷史原型。即使有他們的大部分行為都被神化了。這種尊者包括羅漢、菩薩,甚至包括佛的應(yīng)化身、前世身。
第三種人的名字來源于佛教教義。修學之境、行、果各方面均有所涉及。這類羅漢沒有歷史原型可追溯,沒有生活故事可展示,也沒有傳奇故事可依附。它們確實是按照這個概念來塑造的。它們以美德命名,是佛教教義的化身。
本文作者:嘉祥張藝石業(yè) 轉(zhuǎn)載須注明原創(chuàng)來源:www.snk-maple.com